臘肉一上桌,香飄千萬家,吃貨說這樣吃才健康...
2022-01-17 14:24:30 來源:眉山疾病防控 編輯:admin_fyp 評論:0 點擊:
寒冬臘月“吃臘味”
這個時候家家戶戶肯定會備有
各種各樣的臘肉、臘腸、臘鴨
看著就讓人眼饞
(看清楚,是“臘”,不是“辣”哦)
但近年來“臘肉致癌”的說法
導致很多人望而卻步
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臘味到底怎么吃?
好吃的臘肉致癌?是真的!
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份清單,清單涉及各種致癌的食物并劃分了等級。
一類致癌物:亞硝基化合物(臘肉)、苯并芘(燒烤)、黃曲霉毒素(發霉谷物)等。
二類致癌物:丙烯酰胺等。
無疑
我們愛吃的咸魚、臘肉、香腸都屬于加工肉
也被納入了這個行列
可為什么會致癌?
(肉說:不是我的問題)
主要是因為這類食品在加工制作過程中
大多采用腌制加煙熏的方法
容易產生亞硝胺、亞硝酰胺等
亞硝基類化合物及苯并芘物質
所以,是加工過程產生的這些物質致癌
這些物質如果達到一定的劑量
肯定會產生一定致癌風險
那臘腸臘肉還能吃嗎?
有風險≠會得癌
其實在日常膳食中攝取的絕大部分亞硝酸鹽,會像“過客”一樣隨尿排出體外,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轉化成亞硝胺。所謂特定條件,包括酸堿度、微生物和溫度。
所以,通常條件下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,只有過量攝入亞硝酸鹽,才真的有危害。
我國《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-2011》規定,亞硝酸鹽最大使用量為0.01%,硝酸鹽最大使用量為0.05%。正常情況下吃咸魚臘肉,并不會中毒。亞硝酸鹽已被用來保存肉類達數百年了,卻很少有長期的數據來證明對人體的復雜影響。
編輯 搜圖
而且,蔬果中含有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之類的抗氧化劑,會抵消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對人體的傷害。
所以其實少量食用臘肉
致癌物質會隨著代謝排出體外
并不會產生太大影響
建議成年人每次不超過150克
一周不超過3次即可
除了控制食用量
遵循以下原則也可以減少
臘味帶來的不良影響
臘味照著這樣吃更健康
1.食用前沖洗+浸泡+水煮
洗:食用之前先進行清洗,能去除浮塵、其他有害微生物。
泡:能幫助稀釋亞硝酸鹽。
煮:讓過多的鹽、糖和脂肪溶于水中;而且高溫還能殺死制作過程中的一些細菌、病菌等。
相關熱詞搜索:
上一篇:眉山這些地方要改名了!快來看看 都有哪些地方……
下一篇:找一個休閑時光,和雅女湖來一場溫柔邂逅吧~